张女士,38岁,最近因发热、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就诊。她自述体温一度升至39℃,并伴有干咳和乏力。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确诊为甲型流感(甲流)。而在同一周,她的同事李先生也出现类似症状,但体温仅37.8℃,以鼻塞、流涕为主,最终诊断为普通感冒(一般感冒)。
根据《中国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3年版)》,感冒在人群中极为常见,成年人每年平均会发生2-4次,儿童则更为频繁,每年可达6-8次。而甲流作为流感的一种,在流感流行季节,其发病率也不容小觑,约占流感病例的50%-70%。了解普通感冒和甲流的区别,对于准确判断病情、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以及做好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病原体差异】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通常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其中以鼻病毒最为常见,约占30%-50%。此外,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也较为常见。这些病毒在人群中广泛存在,通过飞沫或接触被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2、甲流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同样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该病毒根据其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多个亚型,如H1N1、H3N2等。甲型流感病毒在病毒结构与特性上,相较普通感冒病原体,具有更强的变异性。
【症状差异】
1、普通感冒
①发热情况:普通感冒患者多为低热,体温通常在38℃以下,少数人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中等程度发热,但很少出现高热。发热持续时间较短,一般1-2天体温即可恢复正常。
②全身症状:全身症状不明显,可能会有轻微的头痛、身体乏力,但通常不会对日常活动造成太大影响。患者精神状态相对较好,一般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呼吸道症状:症状相对突出,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患者通常会出现流鼻涕,多为清水样鼻涕,随后可能会变得黏稠;鼻塞,导致呼吸不畅,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频繁打喷嚏,这是身体对病毒入侵的一种防御反应;喉咙发痒或疼痛,在吞咽时疼痛可能会稍有加重。
2、甲流
①发热情况:甲流患者往往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至39℃甚至更高,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3-5天,部分患者可能会更久。高热会给患者身体带来较大消耗,影响身体各系统的正常功能。
②全身症状:全身症状较为严重,除了头痛剧烈外,全身肌肉酸痛明显,尤其是四肢、腰背等部位的肌肉,患者会感到肌肉乏力,行动困难。还会出现明显的乏力,整个人精神萎靡,日常的简单活动都难以完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③呼吸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相对普通感冒较轻。虽然也会有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但程度可能相对较轻。咳嗽一般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痰,流鼻涕和鼻塞的症状可能没有普通感冒那么严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甲流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等,导致呼吸道症状加重。
【疾病进程差异】
1、普通感冒
病程通常较短。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一般有1-2天的潜伏期。大多数患者在感冒后的第3-4天,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开始减轻,1周左右基本恢复健康。
2、甲流
甲流的病程相对普通感冒要长,通常为1-2周。潜伏期一般为1-3天,之后迅速出现高热、全身症状等。在发病后的第2-3天,症状往往最为严重,之后随着身体免疫系统与病毒的斗争,症状逐渐缓解,但恢复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能在体温恢复正常后,仍会有咳嗽、乏力等症状持续一段时间。
【发病季节与传染性差异】
1、普通感冒
①发病季节: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不过,在季节交替时,如春秋季节,由于气温变化较大,人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此时普通感冒的发病率会有所增加。此外,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多在室内活动,空气流通不畅,也容易增加普通感冒的传播机会。
②传染性:普通感冒的传染性相对较弱。通常情况下,只有在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如长时间共处一室且未采取防护措施时,才有可能被感染。而且,普通感冒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的1-2天内传染性最强,之后随着症状的缓解,传染性逐渐降低。例如,在办公室、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如果有同事或同学患了普通感冒,其他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被感染的几率相对较小。
2、甲流
①发病季节:甲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秋冬季流行。这是因为在寒冷的季节里,人们室内活动增多,且室内空气相对不流通,有利于病毒的传播。此外,低温环境可能会影响人体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使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②传染性:甲流的传染性较强,传播速度快。甲流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内均具有传染性,其中发病后2-3天传染性最强。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商场、公共交通工具等,甲流病毒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迅速扩散,导致大量人员感染。
【治疗方法差异】
1、普通感冒治疗
①对症治疗为主:普通感冒通常具有自限性,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对于流鼻涕、鼻塞症状,可使用含有伪麻黄碱等成分的药物,能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症状。但该药物有较轻的兴奋作用,可能导致失眠,需要注意用药时间。
●喉咙疼痛可使用含片,如西瓜霜含片、复方草珊瑚含片等,这些含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减轻喉咙疼痛。这类药物一般属于局部用药,起效较快、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也需要规范使用。
●咳嗽症状明显时,可选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能抑制咳嗽中枢,减轻咳嗽,但仅适用于干咳患者,不适合伴随咳痰症状的患者,可能会导致痰液无法顺利排出。对于咳痰较多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羧甲司坦等祛痰药物。
②日常护理重要:在治疗普通感冒时,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水分可以湿润呼吸道,缓解喉咙不适,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饮食上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2、甲流治疗
①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甲流患者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最好在发病后的48小时内开始用药,这样可以显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常用的抗甲流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是临床常用的流感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对于单纯甲流、无并发症的的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玛巴洛沙韦,单次单剂量使用即可,长效、方便。
②对症治疗辅助康复:除了抗病毒治疗,对于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也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但需要注意,这两种药物不建议混合使用,并且部分复方制剂中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复方氨酚烷胺片),在用药时要注意剂量,以免药物过量导致不适。
③密切观察与隔离:甲流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高热不退等症状,可能是出现了并发症,如肺炎、呼吸衰竭等,应及时就医。
由于甲流传染性强,患者在患病期间需要进行隔离,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一般建议在家中隔离至退烧后24小时,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居住的房间要保持通风良好。
※无论是治疗普通感冒还是甲流,都要避免滥用药物。不要自行随意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预防措施】
1、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不同。一般建议在流感季节来临前,即每年的9-11月接种疫苗,这样可以在流感流行时获得有效的保护。对于普通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疫苗,但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力,也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2、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普通感冒和甲流都非常重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病毒。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
3、增强免疫力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同时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