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姐最近总感觉胸口处有股灼烧感,尤其是在饭后,这种灼烧感愈发明显,还时不时有酸水从胃里往上涌,喉咙也被酸得难受。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天,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
赵小姐实在忍受不了,便前往医院就诊。医生经过详细问诊、胃镜检查等一系列检查后,诊断赵小姐是胃食管反流病,而t她所出现的烧心、反酸症状,正是该病的典型表现。
根据相关权威医学研究数据,在全球范围内,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普通人群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约为1.9%-7.0%,也就是说,每100个人中,可能就有2-7人正遭受着胃食管反流病的困扰,而烧心、反酸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烧心、反酸就是胃酸过多吗?】
烧心、反酸并不一定完全是由胃酸过多引起的。
虽然胃酸过多是导致烧心、反酸的常见原因之一,但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多种因素,即使在胃酸分泌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引发烧心反酸。也就是说,烧心反酸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症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胃酸过多,而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诊断。
【烧心、反酸?可能是这些原因!】
1、胃酸过多
胃酸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消化液。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如长期大量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过度饮酒,喝咖啡、浓茶等,都可能刺激胃壁细胞,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此外,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熬夜等,也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使得胃酸分泌失衡,出现胃酸过多的情况。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就容易引发烧心、反酸症状。
2、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病机制)
食管下括约肌位于食管和胃的连接处,它像一个“阀门”,正常情况下,在食物进入胃后会关闭,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回食管。
但当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时,比如松弛、横膈膜位置偏移等,这个“阀门”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胃内的胃酸和其他内容物就容易反流至食管,引起烧心和反酸症状,这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
3、其他因素
除了胃酸过多和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烧心、反酸。
比如,饮食过饱,特别是晚餐吃得过多、过晚,会使胃内压力升高,促使胃内容物反流;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脂肪堆积,腹内压增加,也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同时增大的子宫也会压迫胃部,导致烧心反酸的发生率升高。此外,某些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也可能伴随烧心、反酸症状。
【烧心、反酸的药物治疗】
1、抑酸剂
①质子泵抑制剂(PPI):这是治疗烧心反酸的常用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中的质子泵,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强效抑制胃酸分泌。一般来说,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后,烧心、反酸症状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缓解。
②H₂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这类药物通过与胃壁细胞上的H₂受体结合,抑制胃酸分泌,但其抑酸作用相对质子泵抑制剂较弱。H₂受体拮抗剂通常用于症状较轻的烧心、反酸患者,或作为维持治疗的药物。
2、促胃肠动力药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属于促胃肠动力药。
它们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加快胃排空,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对于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胃排空延迟导致烧心反酸的患者,促胃肠动力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抑酸剂联合使用,还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烧心、反酸症状。
3、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硫糖铝等是常见的黏膜保护剂,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烧心反酸,尤其是伴有食管或胃黏膜损伤的患者。
黏膜保护剂可以在食管和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胃酸、胃蛋白酶等对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减轻烧心、反酸引起的不适。同时,铝碳酸镁还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能够迅速缓解烧心症状。
※药物使用需要严格遵医嘱进行,同时要按时按量按疗程服用。若用药后不适未缓解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烧心、反酸怎么检查?综合诊断很重要】
1、问诊+体格检查:
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了解患者烧心反酸的具体症状,如发作时间、频率、严重程度,是否与饮食、体位等因素有关,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胸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体格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发现,但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2、胃镜检查
这是诊断烧心、反酸病因的重要方法,它能够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因。目前有普通胃镜(表面麻醉)、无痛胃镜(全麻)、磁控胶囊胃镜这几种方法,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及医生建议进行选择。
3、食管pH监测
检测一般持续24小时,可以监测食管内的酸碱度变化,了解胃酸反流的情况,对于诊断胃食管反流病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检查前需要禁食12小时、禁水6小时,并且停用促胃肠动力药、H2受体拮抗剂72小时以上,停用质子泵抑制剂7天。
【这些方法,可以预防或缓解烧心、反酸】
●饮食方面,要规律进餐,避免过饱,尤其是晚餐不宜吃得过多、过晚;减少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咖啡、浓茶、巧克力等可能刺激胃酸分泌或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的食物;同时戒烟限酒。
●水果可选择香蕉、苹果等,但要注意避免在空腹时食用酸性较强的水果,如橘子、柠檬等。
●可以适量喝一些温牛奶,牛奶能够暂时缓冲胃酸,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但不建议喝全脂牛奶,因为高脂肪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
●饭后不要立即平卧或弯腰,可适当散步,促进胃排空;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胃酸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