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学近期突然感到身体不适,高烧达到39.2℃,还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整个人十分虚弱。咳嗽也较为剧烈,咽喉肿痛。家人急忙带他前往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包括血常规、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等,最终拿到了检查单,上面写着“A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
王同学和家人感到疑惑,之前没怎么听说过A型流感,这甲型流感和A型流感有什么区别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数据,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造成大量人群感染,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全球每年约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会感染流感,其中甲型流感在流感流行中占据重要比例。
由于流感病毒的复杂性,人们常常对不同类型的流感概念混淆,准确区分流感病毒类型,对于有效防治流感至关重要。
【甲型流感和A型流感的关联】
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所以,A型流感其实就是甲型流感,它们是同一类流感病毒的不同叫法。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流感疫情。
【甲型流感的特点】
1、病毒特性
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有两种重要的糖蛋白,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根据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多种亚型,如H1N1、H3N2等。这些亚型的病毒在传播能力、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2009年全球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感染了大量人群。
2、症状表现
感染甲型流感后,患者通常会突然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且发热一般会持续3-5天。同时伴有明显的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全身症状较为突出。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可能出现咳嗽、咽痛、流涕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尤其是儿童患者更为常见。
3、传播途径
甲型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含有病毒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此外,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门把手、桌面等,再接触自己的口鼻而感染。
4、高危人群
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感染甲型流感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出现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与其他类型流感的对比】
1、与乙型流感对比
乙型流感病毒也会引起季节性流感流行,但相比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性较弱,通常引起的疫情规模相对较小,症状也相对较轻。乙型流感患者同样有发热、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但全身症状一般不如甲型流感严重。在治疗方面,针对甲型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对乙型流感也有一定效果,但具体用药需根据实际情况由医生判断。
2、与丙型、丁型流感对比
●丙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类,一般引起的症状较轻,多表现为普通感冒症状,如咳嗽、流涕、鼻塞等,很少引起严重疾病。
●丁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猪和牛等动物,对人类的感染风险较低,目前尚未发现丁型流感病毒引起人类大规模感染的情况。
【甲型流感的诊断方法】
医生主要通过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甲型流感。
●症状上,突然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典型表现提示可能感染流感。若患者近期接触过流感患者,或处于流感流行季节,更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
●实验室检查方面,常用的有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通过采集患者的鼻咽拭子等样本,检测其中是否存在甲型流感病毒的核酸,该方法准确性较高;也可进行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快速筛查流感病毒,但敏感性相对较低。此外,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减少等。
【甲型流感的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对因治疗(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两者配合控制疾病发展。但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1、抗病毒药物
一旦怀疑或确诊为甲型流感,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最好在发病48小时内用药,可显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常用的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的播散。
同时,抗病毒药物需按疗程服用,以确保药物疗效,不要症状减轻就马上停药。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奥司他韦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若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2、对症治疗药物
对于发热症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来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咳嗽症状明显者,可选用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如果伴有咳痰,可使用氨溴索等祛痰药,帮助痰液排出。对于咽喉肿痛,可使用含片、喷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
但需注意,这些药物只是缓解症状,不能替代抗病毒治疗。
【甲型流感的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秋冬季)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及时接种。
2、注意手口卫生
日常预防措施还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可以参考七步洗手法,全过程大约1分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肘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3、做好防护和室内通风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可以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