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在未采取避孕措施、规律性生活1年以上仍未成功怀孕的现象。其病因复杂,涉及男女双方多个系统,主要包括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异常、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男性因素约占30%-40%,女性因素约占40%-50%,双方共同因素或不明原因约占10%-30%。
1、男性少弱精症
少弱精症是男性不育的最常见原因,表现为精子数量减少(少精)或活力下降(弱精)。病因包括睾丸生精功能异常(如隐睾、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失调(如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感染(如附睾炎、前列腺炎)、药物或理化因素(如长期高温暴露、辐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手术矫正精索静脉曲张,激素替代治疗(如FSH/HCG),或辅助生殖技术(如ICSI)。
2、女性输卵管堵塞
输卵管堵塞占女性不孕的25%-35%,多由盆腔炎性疾病(如衣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既往手术粘连引起。输卵管积水或完全闭塞会阻碍卵子与精子结合。诊断方法包括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或腹腔镜检查。治疗可选择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若无效则需试管婴儿(IVF)技术。
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PCOS是女性排卵障碍的主要病因,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及月经稀发。胰岛素抵抗和LH/FSH比例失衡导致卵泡发育停滞。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减重)、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及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必要时需IVF助孕。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引发盆腔粘连、巧克力囊肿及免疫微环境异常,干扰卵子排出、受精及着床。临床表现为痛经、性交痛及不孕。药物治疗(GnRH-a)可抑制病灶,但中重度患者需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术后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提高妊娠率。
5、卵巢早衰(POI)
POI指40岁前卵巢功能衰竭(FSH>25IU/L),与遗传(X染色体异常)、免疫(自身抗体攻击卵泡)或医源性因素(放化疗)相关。激素替代治疗(HRT)可缓解症状,但自然妊娠率极低,供卵试管婴儿是主要解决方案。
6、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或亢进(甲亢)均可影响性激素合成及排卵。甲减导致PRL升高抑制GnRH分泌,甲亢则加速性激素代谢。纠正甲状腺功能(如左甲状腺素或甲巯咪唑)是恢复生育力的基础。
7、免疫性不孕
抗精子抗体(AsAb)或抗子宫内膜抗体会干扰精子活动、受精及胚胎着床。男性AsAb多因生殖道损伤(如输精管结扎)产生,女性则与黏膜免疫异常相关。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或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可改善妊娠结局。
8、先天性疾病
克氏综合征(47,XXY)及苗勒管发育不良等先天性疾病分别导致男性无精症及女性子宫缺如。基因检测确诊后,克氏综合征需睾丸取精(TESE)+ICSI,苗勒管发育不良者仅能通过代孕解决。
对于不孕不育夫妇,建议优先进行系统评估:男性精液分析、女性排卵监测及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内分泌及免疫指标筛查。根据病因选择个体化治疗,如手术矫正解剖异常、药物调控内分泌或辅助生殖技术。同时,避免吸烟、酗酒及环境污染暴露,保持合理体重可显著改善生育预后。若病因复杂或治疗无效,需及时转诊至生殖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