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吃晚饭的时间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早上9点后吃早餐和晚上9点后吃晚餐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
这是首次建立用餐时间和心脏健康之间潜在联系的研究。以前的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可能会导致代谢健康的不利变化,但关于用餐时间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想评估何时用餐,而不仅仅是吃什么、是否会对心脏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为预防策略打开大门。
研究人员收集了超过10.3万名参加了NutriNet-Santé研究的成年人的数据,其中大部分是女性。自2009年以来,这个大型法国队列一直在追踪受试者的健康习惯。
然后,他们在平均7.2年的观察期内分析了受试者每天24小时饮食记录的5.7天。每推迟一小时吃一天中的第一顿饭,整体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高。
同样,每推迟一小时吃一天中的最后一顿饭也是如此。与那些晚上8点前吃完最后一顿饭的人相比,晚上9点后吃完最后一顿饭的人患血管疾病的风险要高出28%。
【用餐时间影响心脏健康的原因】
用餐时间和心脏健康之间的联系很可能与用餐和昼夜节律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用餐时间调节参与许多昼夜功能的生物钟,如调节血压、新陈代谢和激素分泌,这些因素都对心脏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内在昼夜节律对身体利用食物中糖分的敏感度有强大影响,身体在早晨比在晚上对胰岛素更敏感。当这种敏感性下降导致胰岛素抵抗时,可能导致代谢障碍,如炎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高血压,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推迟早餐时间,人们可能会使自己无法有效吸收胰岛素,从而带来心脏健康风险。
在褪黑素达到峰值的晚间晚些时候用餐,可能会阻止身体有效地代谢食物。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晚上早些时候用餐相比,晚上较晚用餐更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并损害脂肪代谢,由于肥胖与心脏病密切相关,因此这一因素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研究的局限性】
新研究发现了心脏健康和用餐时间之间的重要关联,但其结果显示的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
一些混淆因素也可能复杂化研究结果。晚上吃得晚的受试者比早些时候进餐的同伴表现出更多其他不健康的行为,他们更有可能吸烟、饮酒更多,而且睡觉时间也更晚,可能正是这些倾向,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晚餐时间,导致了他们更大的心脏病风险。
【促进心血管健康的方法】
此次的研究表明,早上早点吃并在傍晚早点停止用餐,以确保夜间禁食时间足够长,可能是有益的,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来确认对心血管的影响。
同时研究人员强调了一致用餐的重要性,跳过正餐,特别是早餐,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会导致肥胖的风险增加。晚上晚些时候用餐已经与肥胖率上升有关,而肥胖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可能性。理想的用餐时间是根据起床时间安排早餐,晚餐通常应在睡前至少三小时。
同时,研究人员推荐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物、坚果和鱼类(如地中海式或得舒饮食)的饮食对支持心血管健康最好,同时要避免高钠食品和减少酒精摄入。
美国心脏协会强调食用最少加工的食物、限制糖分,并选择低脂乳制品、全谷物、健康蛋白质和大量水果和蔬菜,以促进心脏健康。即使偶尔延迟早餐或晚餐的用餐时间,大部分时间坚持这些饮食原则,将大大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
「总结」
新的研究发现,吃饭的时间可能影响患心脏病的风险。这背后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如胰岛素敏感性、血压和新陈代谢。专家建议选择地中海饮食或得舒饮食等对心脏健康有益的饮食习惯,并注意晚餐时间不要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