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调味料,许多国家都有各自悠久的用醋历史及当地特有的醋品。吃酸辣汤,或是准备火锅、水饺酱料的时候添一点醋,味道顿时解腻爽口。
然而,吃醋可不仅是为了享受那股令人上瘾的酸劲,其实也有诸多健康益处,但不当喝醋也可能造成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甚至连体重和血糖也同步上升。
到底该如何「正确吃醋」,才能既享受美味又不伤身?下面为你说明吃醋的8大好处、醋应该怎么喝,以及各类醋品的挑选秘诀!
【吃醋的8大好处】
- 1、刺激胃酸分泌、促进消化:醋在人体内代谢前,本身是弱酸,因此适量吃醋,对原本胃酸分泌较少的人来说,能够刺激胃酸分泌、帮助食物消化;反之,消化道功能或胃酸分泌正常的人,吃醋就未必具有相同功效。
- 2、天然酵素有助消化吸收:天然酿造醋是经由发酵而制成,因此含有酵素。人体所有的细胞、消化代谢过程,都需要酵素(酶)作用。补充酵素可协助胃肠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消化与吸收,减少胃胀、头晕、体力不佳等情形。
- 3、避免乳酸堆积,消除疲劳:醋酸及柠檬酸在体内营养的氧化过程中十分重要。当人体食用糖类食物、碳水化合物后,必须经过酶消化及一连串的化学过程,才能将大分子、多糖的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的葡萄糖,成为人体可用的能量与动力来源。吃醋能促进细胞内葡萄糖的代谢分解,提供人体所需活力及能量,避免乳酸堆积、身体疲劳。
- 4、可能降低血压:动物实验指出,醋酸、苹果醋、糙米醋及谷物醋等天然酿造醋所含的钾,可帮助人体排出过剩的钠,维持体液平衡,进而达到抑制血压上升、预防高血压的效果。
- 5、降低血糖:研究指出醋酸可抑制肠道中的糖类消化过程,如淀粉、麦芽糖、蔗糖、乳糖等,因此饭后喝醋可减少糖的吸收,进一步降低血糖与胰岛素分泌,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
- 6、可能降低体重及胆固醇:一项研究将受试者分为2组,1组在午餐及晚餐时饮用15毫升苹果醋,另1组则正常饮食,2组每日摄取热量皆受限、低于正常值。经过3个月后,喝醋组的体重及胆固醇指数皆比正常组低一些,显示醋可能具有控制体重及胆固醇的功效。
- 7、提高钙质的吸收率:因醋为酸性,有助于将食物中(如大骨汤)的钙质释出,提升钙质的吸收率。
- 8、预防结石:尿液若偏中性或酸性时,身体容易形成结石。研究显示吃醋可使尿液酸碱值趋向碱性,降低结石形成风险。此外,醋还能促进人体代谢钠,使身体顺利排水,不易产生结石。
由上述内容可知,醋对人体确实有益,但不当食用醋,可能反而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带来疾病。以下为大家介绍市面上常见的醋品、选醋与喝醋的注意事项。
【市面上有3种醋喝错反伤身】
市面上常见的醋主要可分成3类:
- 1、天然酿造醋:以谷物、水果等天然食材为原料,经酒精、醋酸菌发酵与过滤来制作,制作时间长,味道较香醇,久放会出现沉淀物。
- 2、合成醋(化学醋):以冰醋酸为原料,加水稀释到浓度3~4%,添加氨基酸、有机酸、果汁、调料、香辛料、食用色素等成分制作而成,味道较刺鼻,久放不会出现沉淀物。
- 3、混合醋:以酿造醋及合成醋混合而成,市售醋饮多属此类,并添加糖、浓缩果汁与香料。
3种醋品中,以天然酿造醋对人体最好,因为天然酿造醋没有经过高温与过度加工,可保留完整营养及活性物质,而且也未添加多余的糖以及浓缩果汁与香料等化学物质。
反观化学醋,因经过多重加工,酵素含量少,制作本身使用冰醋酸(不含有机酸),在代谢后不会在人体产生矿物质,缺少矿物质的营养,营养价值较低。
【喝醋6大注意事项】
- 1、不要空腹喝:空腹喝醋会伤害胃壁,时间一久会使胃黏膜受损、甚至恶化为胃溃疡,胃酸过多也会导致胃食管反流。
- 2、不要喝太多:醋进入人体后,会先由食管及十二指肠吸收酸性的部分。而饮用大量或未稀释的醋,都会造成食管跟胃肠受酸侵蚀而引发不适,甚至提高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
- 3、果醋需稀释才能饮用:未稀释的醋酸性过强,容易对胃肠造成伤害。稀释的比例依个人体质而定,建议可以商品上的参考指示为主,若饮用后感到不适,再逐渐增加水的比例。建议每日不要喝超过300ml的稀释醋。
- 4、喝醋后马上漱口:醋的pH值小于7,属于酸性,因此含于口腔时间愈久,愈容易加速牙齿酸蚀和软化。建议喝醋时尽快吞下,减少牙齿浸泡在醋的时间,并于喝完后漱口,稀释口腔酸度,避免牙齿受损或导致牙齿敏感。
- 5、胃肠不适或服用特定西药的人不宜喝醋:胃肠不适或敏感的人容易因醋而产生更强烈的不适反应。部分西药如磺胺类药物、碳酸氢钠、氧化镁等碱性药物,会与醋产生酸碱中和的效果,使药效无法发挥。建议正在服用药物者若要喝醋,应先询问医生或药师。
- 6、选择添加糖少的醋品:市面醋饮多有添加糖分以增加风味,因此经常饮用易因糖摄取过多而使血糖与体重上升。建议选择天然酿造醋加水制作、无额外糖分的稀释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