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身体接收过多的紫外线,皮肤就会变红发炎,除了疼痛,有时还会脱皮起水泡。根据英国癌症研究资料,每 2 年晒伤一次,罹患皮肤癌风险就会提高 3 倍。带你了解紫外线为何会伤害皮肤,造成晒伤,以及建议采取的防晒措施。
一、紫外线会破坏皮肤细胞
要理解为何会造成晒伤,首先需要明白紫外线(Ultraviolet,简称 UV)的性质。紫外线与我们所能看见的光不同,UV 拥有更高的能量,因此它可以穿透人的皮肤,并造成细胞组织的破坏。当细胞的电子吸收 UV 光子后,会进入更高能量状态,影响细胞的排列与运作。
二、紫外线 UVB 不只会晒伤,更可能致癌
在 UVA、UVB、UVC 等 3 种紫外线中,最该警惕 UVB。UVB 的光子能侵入细胞核,破坏微核糖核酸(简称 miRNA),进而引发身体保护机制的发炎反应。一旦核糖核酸遭入侵和受伤,身体便会启动自我修复程序,触发细胞激素带入更多血液和白血球。晒伤之所以会痛,是因为细胞激素当中的 CXCL5(一种细胞因子)触及疼痛纤维。通过发炎和修复机制,身体可以将受到紫外线破坏的细胞移除,若脱氧核糖核酸(DNA)被破坏至某个程度,或者少了这个程序,细胞可能会不受身体控制,最后突变成癌细胞。
三、晒伤擦防晒乳作用不大,阴天也需防晒
若发现自己晒伤,或皮肤在大热天下变得粉红甚至通红,应马上找遮蔽处避开阳光,以免皮肤持续受紫外线伤害。晒伤后,防晒霜已无太多作用,仅能缓解疼痛,但不能修复已遭破坏的细胞。许多人可能以为阴天就不必防晒,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云朵能反射阳光,让紫外线进入我们的皮肤。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提醒,选择 SPF30 以上的防晒乳,且每 2 小时重新涂抹一次,才能获得完整的防晒效果。除了穿能遮盖全身的衣物,也可以配戴宽边帽和太阳眼镜,以抵挡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