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蹦蹦跳跳,一不小心跌倒是常有的事。大部分情况,小伤口在妥善的照料下,都会很快自行复原,但最怕的就是免疫系统没有成功抵挡细菌入侵,导致蜂窝织炎。大家对这个名词都不陌生,脑中可能已经出现截肢、伤口溃烂的画面。本文将带您了解产生蜂窝织炎的原因、并发症,以及预防和治疗方式。
【蜂窝织炎的原因与症状】
当细菌通过皮肤表面上的伤口入侵人体,便有机会引发感染,并导致蜂窝织炎。在引发感染的细菌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两大常见致病菌。无论是常见割伤、裂伤、擦伤、动物咬伤、手术伤口,甚至皮肤因湿疹或其他皮肤病而脱皮,任何伤口都是细菌趁虚而入的好机会。蜂窝织炎也好发于腿部,原因可能跟糖尿病患者下肢血运较差有关。
蜂窝织炎的症状与一般其他组织发炎的症状相似,包括红肿、疼痛、患处灼热。当症状较严重时,也可能出现发烧、颤抖、头晕、畏寒、出汗等情况。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患处出现水泡、四肢无力、瘫软或有强烈睡意,则很有可能代表细菌已经开始扩散,必须马上就医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蜂窝织炎还可能会使皮肤底下形成脓肿,主要是因白细胞在抵抗细菌所致。虽然部分脓肿可能会自行消除,但有些可能需要医生协助排出内部脓液,促进恢复。
【蜂窝织炎好发人群与传染的可能】
尽管许多人对蜂窝织炎充满恐怖的印象,实际上若症状轻微,也有可能自行痊愈,当然免疫系统愈强、抵抗力愈好的人,身体自行将入侵的细菌清干净的机会也会愈高。迅速地将细菌于皮肤浅层歼灭,能避免细菌扩散;反过来说,免疫系统不佳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或是过于肥胖的人,患上蜂窝织炎的几率不仅较高,症状恶化的速度可能也较快。以糖尿病患者为例,除了免疫力不佳外,血液循环也不好,因此在感染发生时,将对抗细菌的免疫部队送达战场的速度会较慢。
另外,有些人可能对于蜂窝织炎有传染的疑虑,理论上来说,除非皮肤上的伤口刚好接触到有蜂窝织炎患者的皮肤,否则传染的可能性很低。如果您的手脚有脱皮或干裂的情形,应尽量避免接触患者,以降低病菌传播的机会。
【蜂窝织炎的治疗与预防】
基于蜂窝织炎的扩散速度,以及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等情况,当您发现伤口产生疑似蜂窝织炎的症状时,请不要犹豫、立即就医。许多感染扩大而需要截肢的情况,多来自于细菌入侵血液和淋巴系统,导致败血症。
医生通常会开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不过每个人的体况不同,可能需要持续服用7~14天才能痊愈,切勿依自己的主观判断,以为症状已经好转,便自行停药,除了可能拖延疗程外,要是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就不好了。
预防胜于治疗,想要降低蜂窝织炎的发生几率,减少伤口产生和妥善护理是重要原则。
以下为3种降低感染蜂窝织炎的方式:
- 1、避免受伤:例如溜冰或玩滑板的时候穿着护具、看到路边的野狗不要随便去摸、爬山或去野外踏青时,记得穿长袖、长裤。
- 2、仔细照护:若皮肤有外伤,记得清洗伤口并上药包扎,不要放置不理,如果伤口红肿或化脓持续不缓解,请就医治疗。
- 3、治疗皮肤疾病:有富贵手(手部湿疹)或香港脚(也称为脚气、足癣)等皮肤疾病,请积极治疗,降低细菌从脱皮或裂口入侵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