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大家都会吃粽子,但在享受节日氛围和美食的同时,可别低估了粽子的热量,以免不小心吃胖。以一个300克的肉粽为例,其热量大概在500-700卡路里之间,所含的能量相当于两碗白饭,还含有相当于两到四茶匙的油、超过1000毫克的钠和300-500毫克的胆固醇。大多数人吃粽子时不会只吃一颗,往往还会多吃1-2个,这样热量就很容易超标了。
以下将介绍粽子的热量、如何选择低卡粽子、粽子的保存方式以及通过运动消耗热量的方法,让大家在端午节享受美食的同时不怕发胖。
【五谷米取代糯米更健康】
传统粽子的主要食材有糯米、肥猪肉、香菇、虾米、花生、蛋黄等。由于地域不同,粽子的味道和口感也有所差异,比如部分地区的粽子比较香浓弹牙,部分地区的粽子则偏清淡软绵。
为了降低粽子的热量,用健康高纤的食材替代某些高热量食材是个不错的办法。例如,糯米难以被胃肠消化,且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若加入高糖分的馅料,如红豆沙、莲蓉、黑糖浆、栗子泥等,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所以,不妨用五谷杂粮或燕麦来代替糯米,并用荷叶等天然植物代替人工香料,有助于消化和去除油腻。此外,肥猪肉的油脂会渗入糯米和其他食材中,且炒过的糯米脂肪及钠含量已经很高,因此不建议再另外加糖或酱油。
【冷藏三天吃完且勿久蒸】
- 1、馅料方面:为了避免摄入过多动物脂肪,可以选择瘦肉,鱼肉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增加蔬菜的比例,比如南瓜。
- 2、粽子的保存和加热:
- a、如果是冷藏,应在两到三天内吃完;如果是冷冻,则可以保存一个月。但如果发现粽子的粽叶上有黑点,说明粽子已经发霉,就不能再食用了。
- b、蒸粽子前,需先将冷冻的粽子解冻后再蒸,以免粽子中心没有充分加热就食用而导致腹泻。小个的粽子大约蒸20分钟,大个粽子可能需要蒸40分钟。另外,不要一次蒸太多粽子吃不完,因为重复加热食物会使其更快变质,而且蒸的时间过长会使米变得粗糙结块,导致血糖迅速上升。
【吃完粽子后如何消耗热量】
以体重60公斤为例,按照以下运动方式和速度计算,消耗一个粽子热量所需的时间:
- 1、走路:速度为每小时五公里,大约需要两小时半。
- 2、跑步:时速每小时十公里,大约需要一小时。
- 3、骑自行车:时速每小时16公里,大约需要7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