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有慢性疾病可以吃粽子吗

程梦婕 营养科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端午节除了划龙舟等习俗外,最重要的当属吃粽子了。每年这个时候,网友总会热烈讨论甜粽和咸粽哪种更好吃,不管是甜粽还是咸粽,都有各自的拥趸。除了美味之外,很多人也注重健康,所以近年来许多店家推出了养生粽、五谷粽供人们选择。本文将带您了解长辈或慢性病患者挑选粽子时的注意事项,以及甜粽、咸粽的差别。

【年长者及慢性病患选粽子】

相关部门提醒,如果是有咀嚼困难或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吃粽子时应该细嚼慢咽,适量食用,不要过量,并记得搭配蔬菜水果,以满足一天的营养需求。对于年长者来说,传统咸粽子中的糯米、猪肉、花生等食材,可能会因年纪增长,牙口和胃肠消化功能逐渐减弱,导致不能多吃。此时,建议选择糯米比例较少的五谷杂粮粽。如果是自己包粽子,在挑选食材和包馅时可以注意以下三点:

  • a、善用地瓜、芋头或绿豆仁等全谷物杂粮类代替糯米,不仅可以改善粽子的黏度,还能增加食材的多样性,获取更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元素。
  • b、不妨用鱼肉或虾仁等海鲜取代肥猪肉,素食者可加入豆干、豆腐或豆包等,增添更多营养。
  • c、在包粽子和放馅料时不要紧压,记得多留些空间让食材吸水,这样粽子就能更松软,好入口。

另外,不同慢性病的患者在挑选粽子时,也要注意避开不同的食材。以下是针对不同人群,挑选粽子时需注意的要点:

  • 1、糖尿病:粽子的热量范围约450~1000大卡,相当于一碗饭及两份肉类的分量。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粽子所含的淀粉和油脂量,除了要限制份量外,也建议计算食物热量,以免影响血糖,致使血糖过高。
  • 2、高血脂:尽量避免食用含有蛋黄、肥肉、坚果类或内馅用猪油炒过的粽子,高酯血症患者还需避免糖分过高的粽子。
  • 3、高血压:可以选用盐分较低及不含腌制物内馅的粽子,另外最好少淋酱料,减少钠的摄取。
  • 4、肾脏病患者:健康养生粽会将糯米换为含糙米、燕麦的五谷米,但这对肾脏病患者来说却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因为五谷米富含磷和钾,肾功能代谢不佳者,容易在体内累积过多的磷,进而导致血管硬化。因此,除了注意少吃含磷量高的全谷类(薏仁、莲子等)、坚果类、蛋黄等,也要避免摄取过多盐分。
  • 5、进行胃肠手术的人:传统粽子内的糯米黏性高,容易产生胀气、导致消化变慢,而五谷健康粽属于粗纤维,对于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会造成胃肠不适。传统粽子多是高脂、高盐的内馅,会降低胃肠的消化速度,刺激更多胃酸分泌,反而会引发胃溃疡。建议一餐以一个粽子为限,食用时细嚼慢咽,避免消化不良。
  • 6、痛风或高尿酸血症:避免摄取过多鱿鱼、干贝、鲍鱼、香菇等食材。

【甜粽、咸粽?有什么区别?】

  • a、甜粽,多以糯米为基底,搭配清甜的馅料。常见的有红枣甜粽,颗颗饱满的红枣被包裹于洁白软糯的糯米之中,蒸煮过后,红枣的香甜充分渗透进糯米里,入口软糯香甜,甜而不腻。还有豆沙甜粽,细腻绵密的豆沙馅是由红豆精心熬制、研磨而成,口感丝滑,甜味悠长。甜粽的制作相对简单,食材也较为纯粹,在北方地区广受欢迎,成为当地端午节餐桌上的经典美食。

  • b、咸粽,同样以糯米为主要原料,但风味与甜粽截然不同。其馅料丰富多样,五花肉是咸粽的灵魂所在,精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生抽、老抽、料酒等调料腌制,咸香入味。再搭配上咸蛋黄,那沙沙的口感与醇厚的咸香,为咸粽增添独特风味。此外,还常加入香菇、板栗、花生等食材,丰富口感层次。咸粽经蒸煮后,糯米吸收了五花肉的油脂和其他食材的香味,吃起来咸香可口,油润不腻。在南方地区,咸粽是端午节的主流选择,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5方法挑选健康粽子】

各大传统市场和大卖场都有售卖粽子,相关部门提醒大家挑选粽子时要注意五个细节:

  • 1、仔细阅读包装标示:仔细阅读包装上的食品标示,并注意有效日期、内容物、营养标示、厂商信息等资料。
  • 2、留意店铺卫生环境:购买店铺自制的粽子,要留意店铺的环境卫生,比如盛装粽子的容器、工作台面、天花板及地面四周都应整洁干净。并且不要购买来历不明、发出异味、包裹不妥当或外观异常的粽子。
  • 3、选购配料注意外观:有些人喜欢自己动手包粽子,在选购配料时,请记得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散装品,也要避免颜色不自然的产品。比如说粽叶如有呛鼻味,千万不要购买;选购花生口味的粽子,或是买花生回家存放时,需要尽早吃完,因为放久易产生黄曲霉毒素。
  • 4、注意粽子保存温度:如果想买即食粽子,应该买以60℃以上保存的产品,如果买回家已经冷却,要加热后才食用。吃不完可以冷藏或冷冻,冷藏温度控制在7℃以下,冷冻则维持在-18℃以下。
  • 5、适量食用更健康:注意少油、少盐、少糖、多纤维的均衡饮食,粽子多为高油、高热量、纤维含量少,加上酱料的钠含量高。建议搭配蔬菜或清淡的蔬菜汤,加上适量水果增加纤维摄取。除了不建议端午假期餐餐都吃粽子外,也建议最好和家人互相分食,避免使用或减少使用酱料。
2025-04-14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