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处闷痒、有异味是不少女性朋友难以启齿的烦恼之一。许多人平时可能没有症状,但一到生理期,私密处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究竟私密处感染的原因是什么?私密处感染会自行痊愈吗?生理期时,又该注意哪些护理重点呢?
【私密处感染常见原因】
女性在生理期时,因为需要使用卫生巾来处理经血,私密处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加潮湿且不透气。再加上夏天气候炎热、湿度高,这进一步加剧了私密处闷湿、不透气的问题,甚至成为致病菌侵入和滋生的绝佳环境,这是很多女性私密处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
私密处感染的其他原因还包括:
- a、细菌感染。
- b、真菌感染,例如假丝酵母菌感染。
- c、滴虫感染。
- d、病毒感染。
【私密处感染会自己好吗?】
私密处感染有轻有重。如果没有明显的刺痛、红肿或灼热感,只是在生理期时有轻微的异味或瘙痒,那么可以通过以下护理方法,逐步改善私密处的状况,解决健康问题,防止感染反复发生。
如果私密处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痒等症状,甚至有强烈的异味,分泌物也变成白色或黄绿色,那么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感染,务必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私密处感染改善必看!生理期护理4大重点】
- 1.选用透气效果好、有抑菌功能的卫生巾:南方一年四季气候都比较温暖潮湿,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生理期若未使用透气良好且有抑菌功能的卫生用品,私密处很容易变得闷热潮湿,从而助长致病菌滋生。
医生表示,透气性良好的卫生用品是改善生理期私密处感染的基本条件。此外,最好使用具有“抑菌+抑味”功能的卫生用品,这样不仅能减少私密处的致病菌,降低感染风险,还能改善经血在闷热环境中产生的异味
- 2.勤换卫生用品:即使使用了透气良好、有抑菌功能的卫生用品,也需要关注卫生巾或卫生棉条的更换频率。女性经血由血液、宫颈分泌物及剥落的子宫内膜组成,成分包括蛋白质、铁质、脂质及其他物质。对致病菌来说,无论经血量多还是量少,只要经血流出子宫并积聚在棉条或卫生巾上,致病菌就会开始滋生。因此,建议女性朋友们每2至3小时更换一次卫生用品。如果生理期刚开始,经血量较多,更换频率还应适当提高。
- 3.下半身衣物尽量宽松、透气:在天气炎热、私密处容易潮湿的情况下,长时间穿着紧身或不透气的内裤、外裤,会使私密处不适的情况更加严重,身体也会分泌更多汗水,为致病菌繁殖提供养分。经血和汗水混合更容易产生难闻的异味。所以,在月经期间,应穿着宽松、透气的裤子。
- 4.洗澡时注意水温与清洗力道:有些女性朋友在生理期时会频繁清洗私密处,但私密处的黏膜结构非常脆弱,过度清洗可能会破坏黏膜的保护屏障,反而让致病菌有了侵入的机会。因此,清洗时要轻柔,避免用指甲抠或用洗澡用具刷洗。此外,水温建议保持在41至43℃,避免水温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