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昆虫多,有些人无论是什么小虫在身上,都会习惯将它们拍掉,但其中却有人因此而造成严重皮炎,后来才发现,这是一种称为「隐翅虫」的甲虫,身上带有毒液,若沾到皮肤会造成疼痛和溃烂,有些人甚至认为它的毒液具有毁容的风险。究竟什么是隐翅虫?该如何预防和处置?若不慎碰到毒液,又该如何处理伤口呢?
一、什么是隐翅虫?
隐翅虫因翅膀不明显而得名,它身形小,长约 7 - 8 毫米,宽 0.5 - 1 毫米,形状似白蚁,头部为黑色,腹部橘红色与黑色相间。平时喜欢栖息在水田、草地及树林中,在夏天夜晚时,田野边的屋内会较容易见到隐翅虫,因为它具有趋光性,夜晚时会靠近有光源的房子。
二、隐翅虫毒液的危险性
隐翅虫并不会主动咬人或螫人,但许多人一看到它就当作蚊子打,反而引起更严重的伤害,这是因为隐翅虫的体液中含有隐翅虫毒素,具强烈的刺激性,一接触到皮肤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强烈的灼热感,接着感到疼痛和瘙痒,并于四天后出现脓疱或水疱等,伤口的愈合期会长达十天左右。
三、如何预防隐翅虫的伤害?
当遇到隐翅虫的时候,不要拍打,而是用吹气的方式,将它从皮肤上吹走。另外,夜晚尽量少开灯,去草丛和水田等地时,尽量穿长袖长裤来遮盖皮肤,并在床上架起蚊帐,避免夜晚时隐翅虫飞进被窝里,并且在家里要随时准备一瓶肥皂水,以应急使用。
四、隐翅虫的伤口处理
如果身体不慎碰到隐翅虫的体液,请立刻用肥皂水清洗接触到隐翅虫体液的皮肤部位,接着用冷敷的方式或涂抹芦荟胶来缓解皮肤不适。因为毒液是慢慢渗透进皮肤的,所以当下立即用肥皂水清洗的话,可冲掉大量的毒液,降低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