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咬指甲的坏处以及改善的方法是什么

刘芳 皮肤病与性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咨询

人在紧张或焦躁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进行某些动作,例如:抓头、搓手、咬嘴唇、咬指甲等。其中,咬指甲的行为在我们身体行为记忆中颇具历史渊源。从出生后的口腔期(口欲期)开始,宝宝通过吸吮获得的不仅是一顿温饱,同时也得到了安全感。因此,即便早已脱离童年许久,有些人仍然会在情绪紧张时咬指甲来平复心情。

话虽如此,不管从健康层面还是仪态来看,咬指甲或吸吮手指都不是适合成年人的习惯。本文将带您了解咬指甲的坏处以及改善的方法。

【咬指甲的坏处有哪些?】

虽然咬指甲与婴儿口腔期的吸吮行为有关联,但其实新生儿并不会有自发性的咬指甲习惯。一般来说,幼童大约要在4岁之后才会出现咬指甲的行为,男孩子出现咬指甲行为的年纪相对更大一些,不过通常在6岁之后就会戒除。

至于有咬指甲行为的成人,有诸多需要戒除的原因。从外在方面来看,在别人面前咬指甲可能会让对方产生不卫生的印象,歪七扭八的指甲及坑坑洼洼的手指皮肤,也会对外表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咬指甲还可能造成牙齿损伤,让您无法自信地露出迷人微笑。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看,现代人经常手机不离身,手指在荧幕上滑完,还要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甚至许多人还会在上厕所的时候滑手机。已经有许多研究指出,隐藏在手机、键盘和鼠标上的细菌,比起马桶座上的细菌还要高出数倍。咬指甲的行为,几乎和舔马桶座一样脏。况且,我们上完厕所会洗手,但不会每次使用完手机或键盘后都洗手。咬指甲会造成周遭皮肤脱落,形成细小伤口,这些小伤口如同为口腔内细菌敞开的大门,提高了人体染病的机会。

【改善咬指甲的6种方法】

  • 1.不要留长指甲:最好的避免方式,就是让指甲无可咬之处。所以定期修剪指甲,不仅可避免咬指甲的情况发生,也能减少指甲内藏污纳垢的情况。此外,短指甲不管在运动或从事劳动工作时,也比较不容易妨碍行动或断裂。
  • 2.指甲美容:近年来,指甲美容和彩绘相当流行。如果您不排斥,不妨尝试一下。这样不仅能转换心情,而且当产生想咬指甲的冲动时,看到手上美美的指甲,总不忍心一嘴咬下,破坏这些心血。

  • 3.先从一只开始禁止:虽说大拇指是许多人咬指甲的首选,但也有不少人每只指头都“难逃一劫”。建议可以先从禁咬大拇指开始,观察数天至1周,如果成效不错,再逐步将禁咬的范围扩展至全部手指。要知道,一个习惯的养成是经年累月的,不是今天下定决心不再咬指甲,就能立刻见效。虽然戒除咬指甲可能不比戒烟简单,但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会比较容易取得成效。
  • 4.嚼口香糖:用口香糖作为手指的替代品听起来是个好主意。就像有些人在戒烟的时候,会通过嚼口香糖让嘴巴不闲着,从而降低抽烟的欲望。除了嚼口香糖,您也可以考虑通过转笔或是按压笔头,来改善咬指甲的习惯。有时候,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或工作,通过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动作宣泄压力,至少比咬指甲来得更加得体与健康。
  • 5.从源头改善:人们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已经知道咬指甲多发生在感受到压力或是焦躁不安的时候。因此,在戒除咬指甲的同时,也可以试着寻找其他的舒压方式。不论是心态调整、冥想、运动、阅读或是社交,都可能成为适合自己的舒压好方法。
  • 6.苦味剂:当自己的毅力不足时,就只能靠外力来辅助了!市面上有一种“防咬甲液”,常被用于改善小朋友的咬甲行为。这种防咬甲液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但涂在指甲上后,一旦咬指甲,就会让人尝到苦味。
2025-03-27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