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偏头痛的定义】
腹型偏头痛是指以周期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可能与偏头痛同时出现或交替发生,会造成中至重度的疼痛、恶心、腹部痉挛,并经常伴随呕吐。
腹型偏头痛通常发生于3-10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若直系亲属有偏头痛病史,其患病风险会增加2-4倍。约30%的腹型偏头痛患儿成年后会发展为典型偏头痛。成人也可能出现类似的腹部疼痛并伴随偏头痛。然而,腹型偏头痛在成人中诊断率较低,因此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常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或乳糖不耐受等其他病症。
【腹型偏头痛有多常见?】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4%的儿童符合腹型偏头痛诊断标准。另外队列研究表明,高达15%的儿童在童年时曾反复经历符合腹型偏头痛特征的腹痛。约60-70%的腹型偏头痛患儿有偏头痛的家族史。目前认为通过识别和避免诱因可有效管理症状。
【腹型偏头痛的症状】
腹型偏头痛的典型表现包括:突发性的脐周或弥漫性腹痛,疼痛程度常影响日常活动,发作持续时间通常为2-72小时。伴随症状可能包括:
- a、眶周暗沉(俗称黑眼圈)。
- b、恶心、呕吐。
- c、面色苍白或潮红。
- d、嗜睡、易激惹。
- e、厌食。
【什么时候该看医师?】
由于腹型偏头痛是排除性诊断,建议在首次发作或症状不典型时及时就医。规范的病史采集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其他器质性疾病。
【腹型偏头痛的原因】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中枢敏化和肠-脑轴功能紊乱有关。神经递质(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清素)的异常释放可能导致胃肠平滑肌和血管功能紊乱。
常见诱因包括:
- 1.饮食因素:巧克力、奶酪、含酪胺食物、柑橘类水果。
- 2.心理因素:压力、焦虑。
- 3.环境因素:强光、噪音。
- 4.其他:睡眠紊乱、晕动病。
【腹型偏头痛的风险因素】
有腹型偏头痛的小孩,大部分都有偏头痛的家族病史,而很多小孩长大成人后,也会衍生成偏头痛。
【腹型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
以下信息并非医疗诊断,想要有进一步的信息,请咨询医师。
- 1.腹型偏头痛如何诊断:
要诊断并不容易,因为小孩很难表达症状间的差异,比如腹型偏头痛、一般肚子痛、急性胃肠炎,或其他胃肠症状。一般医师会询问家里有没有人也有腹型偏头痛,因为这有可能遗传,接着再尝试分析肚子痛的原因。如果医师认为病人有罹患腹型偏头痛的疑虑,医师会通过X线或超声帮病人检查。
- 2.腹型偏头痛如何治疗:
因为目前对腹型偏头痛的了解有限,医师很可能将病情诊断成其他偏头痛,但通常并不会开立药物,除非症状真的很严重,且发生很多次。医师可能会采取的治疗方法如下:
●急性期: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能有效。
●预防:普萘洛尔(≥6岁儿童)或赛庚啶可考虑用于频发患者。
●非药物: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治疗。
【腹型偏头痛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
以下生活习惯的调整与居家疗法,可帮助您对抗腹型偏头痛:
●有腹型偏头痛的患者可以记录头痛情况,来理清致病的因素,例如:通过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点、症状出现前吃的食物、症状出现前做的事情、最近服用的药物,以及任何导致压力与焦虑的事情等。
●如果是饮食诱发腹型偏头痛,试着避开它,但这招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效。
●有腹型偏头痛的患者应该摄取营养、纤维丰富的食物。
●其他的健康生活习惯,比如规律运动、充足睡眠、情绪与问题管理等,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