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得香港脚,尤其脚汗多又穿不透气鞋子的人,更容易让汗水闷在鞋内,引发真菌滋生,导致脚缝间脱皮、发红,甚至伴随角质层增厚的症状。回到家脱下袜子后,还可能散发出阵阵脚臭,让全家人避之不及。
究竟为何会得香港脚?除了涂抹药膏,还能通过什么方式治疗?经过治疗后,可以彻底根除吗?快一起来了解香港脚的成因与治疗方法,还给自己一双无臭的脚丫子!
【引发香港脚的原因】
足癣俗称香港脚,是指足部遭真菌感染后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真菌常隐藏在足部皮肤的角质层,当带有真菌的皮屑掉落在袜子里、地板上、浴室内、床上或沙发上,甚至泳池边,旁人就可能接触到这些皮屑,从而感染香港脚。
此外,真菌也特别喜爱湿热的环境,所以足部皮肤容易出汗者,遭真菌感染而得香港脚的风险较高。
【香港脚的由来】
香港脚一名可追溯至鸦片战争时期,当时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位处北方、气候寒冷干燥的英国人来到香港后,对当地潮湿炎热的亚热带气候相当不适应,加上穿着皮鞋的习惯,不透气且潮湿的鞋内环境给了真菌优良的繁殖空间,让许多英国人双脚长了水泡且奇痒无比。当他们回国就诊后,英国当地的医生因从未见过此种病状,遂将其称为香港脚。
【不一定会痒!香港脚4大类型一次搞懂】
- 1.趾间型:趾间型是多数香港脚患者感染初期的表现形态,症状多为趾间脱皮、红疹、瘙痒、糜烂及脱屑,且较常发生在第4与第5脚趾缝之间。
- 2.厚皮型:厚皮型香港脚常见症状包括角质层增厚、皮肤干燥及脱皮,发生的位置则多在脚掌与脚跟附近。与许多人印象中的典型症状不同,厚皮型香港脚并不会出现发痒症状,所以很多此类型的香港脚患者常会忽略自身的症状,从而延误治疗。
- 3.水泡型:当香港脚症状较为严重时,就有可能发展为水泡型香港脚。水泡型香港脚患者的足底或足缘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并伴随瘙痒或疼痛感,通常在真菌感染治愈后,上述不适症状就会消失。
- 4.溃疡型:溃疡型香港脚患者的趾间死皮下,经常出现发红、易裂的糜烂面,有时会感到疼痛,若未及时治疗,患处会由趾间逐渐扩散到脚掌及脚背。由于溃疡型香港脚的伤口经常暴露在外,因此更易遭细菌感染,应尽快就医治疗。否则可能会使病况加剧,引发蜂窝织炎。
【香港脚2大常见治疗方法】
治疗香港脚主要以外用药膏为主,严重时则需搭配口服药品,以下分别为大家介绍:
- 1.外用药膏与液剂:治疗香港脚的外用药品繁多,通常以药膏为主,而目前市面上药膏中多含有唑类与丙烯胺类成分,建议应至皮肤科就诊后,再依照医生及药师指示涂抹治疗。
涂抹外用药膏时,应包括病灶外围2厘米正常皮肤区域,并加以按摩使药膏吸收,治疗时间约需2~6周,通常为1个月。
- 2.口服药:除需涂抹药膏外,香港脚症状较为严重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搭配口服药治疗。
【如何预防与改善香港脚?学会3方法不怕香港脚找上门!】
香港脚为传染性皮肤病,若想彻底根治,不仅需耐心按照上述治疗方法,定时涂抹药膏、液剂及服用口服药,也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切断传染途径,才能有效改善香港脚,预防二次感染复发:
- 1.脚部保持通风凉爽:容易流脚汗者可穿纯棉吸汗的袜子,保持脚部干燥。外出时,可携带袜子在外替换,并于鞋内撒上如滑石粉之类的粉末或在脚上擦止汗剂,以减缓出汗。回家后应赶紧脱下袜子,将足部冲洗干净,并用吹风机吹干,才可防止真菌滋生。由于潮湿的脚缝是真菌滋生的温床,因此建议于洗澡、游泳完或进行会让脚碰到水的活动后,记得要将双脚擦干,若能用吹风机吹干则更佳。选择通风的鞋子(如凉鞋),若因工作或场合要求必须穿包覆的鞋子,应以真皮或布料材质为佳,避免选择塑胶及合成皮制的不透气鞋类。
- 2.避免交叉感染:若家人当中有香港脚患者,应避免共用室内拖鞋或外用鞋,并将彼此的袜子分开清洗,以避免交叉感染。由于真菌可能附着于家中地板,建议应改掉赤脚在家中走动习惯,改穿室内拖鞋,降低遭真菌感染或传染给其他家人的风险。
- 3.定时擦药不偷懒:定时涂抹香港脚药膏不仅有止痒功效,其主要作用是消灭双脚的真菌,因此务必依据医嘱勤擦药,勿自行停药,导致真菌残留再度滋生,致使香港脚反复发作而难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