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蔬食风潮兴起,越来越多餐厅引进天贝。天贝外型看似豆腐,口感却如同马铃薯般扎实,尝起来带着一股豆香。天贝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功效?该如何料理?下面带您认识天贝的营养、制作方式,分享天贝的料理方法。
【天贝是什么?怎么制作的?】
天贝又称丹贝,为印尼传统食材,通常由黄豆制成,属于全豆食物(主成分只有黄豆),所以营养成分几乎与黄豆无异,含有丰富蛋白质、优质的氨基酸、大豆异黄酮及矿物质如钙、镁、钾等。
天贝的制作方式是将黄豆经历脱皮、冲洗、浸泡及蒸煮等阶段后,再加入少孢根霉菌,经过20-30小时的发酵,发酵的白色菌丝会与黄豆凝结,形成白色块状。
天贝有时也会以其他豆类制作,例如鹰嘴豆、红豆,或在制作过程中添加米、大麦或小米等谷物;不过,传统天贝仍多以黄豆制作。
【天贝功效、营养】
黄豆制品通常都富含下列营养成分,天贝也不例外,但相较于其他豆制品,天贝的营养更好被身体吸收,也较不易出现胀气、消化不良等副作用。因为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先初步分解黄豆的蛋白质、脂肪及营养素,提升天贝的生物利用率;换句话说,天贝是一种健康营养又低负担的植物性蛋白质。
每100克天贝的主要营养成分:
●热量:193卡
●蛋白质:19.0克
●脂肪:11.4克
●碳水化合物:7.6克
●钙:111毫克
●镁:81毫克
●磷:266毫克
●钾:412毫克
●叶酸:24微克
【天贝食用禁忌:不适合吃天贝的3种人】
●对黄豆过敏者。
●肾脏功能不全者:天贝的钾、磷偏高,肾功能不佳者不宜食用。
●严重痛风者:相较于动物性食物,例如肉类或海鲜,豆类的嘌呤虽然较低,但天贝属于发酵食物,发酵后的食物通常会产生较高的嘌呤,处于急性痛风期者,最好仍依医生指示减少食用。
天贝因为经过发酵处理,气味较浓烈,有些人会觉得有股酸、霉味;初次尝试者可选择煎、炸等较重口味的料理方式;若是自己烹调,可购买较符合国人口味、在国内产制的天贝。
【天贝怎么吃?天贝的料理方式】
初次料理者可将天贝视为较硬厚、扎实的豆制品,料理时,若未将天贝切片、切小,天贝不易煮透入味,发酵味道也会较明显。
天贝能煎、炸、烤、炒,也可做成咖喱或加入豆瓣料理,基本上,能加入豆干、豆腐的料理,都可尝试改用天贝,只是烹调时需注意将天贝切小,并增加烹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