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有些因素会特别让人容易病发,或使现有症状恶化。以下列举各种可能造成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因素,符合愈多,发生几率就愈高。
【免疫系统失调和遗传最危险】
- 1、免疫系统异常:免疫系统失常时,免疫细胞会开始侵袭肠道内层,而不是攻击细菌和病毒。
- 2、遗传: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的人,通常也会罹患此病。
- 3、饮食:含有大量肉类、鱼类的高蛋白质饮食,较容易使肠道细胞受毒害,进而引发肠道溃疡。
- 4、年龄: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罹患炎症性肠病,但尤其常见于35岁以下人群。
- 5、性别:男女都有可能罹患炎症性肠病,但溃疡性结肠炎中男性患者比例较高,而克罗恩病则女性患者比例相对较高。
- 6、吸烟:抽烟会提高罹患克罗恩病的风险,并让症状变糟。但目前发现抽烟的人较少罹患溃疡性结肠炎。
- 7、异维甲酸:异维甲酸主要用于治疗囊肿和痘痘,使用异维甲酸虽不会直接引发炎症性肠病,但有研究显示服用异维甲酸可能会增加罹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
- 8、非甾体抗炎药:此类药物可能会提高罹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或让已经罹患的人病情加重。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尼美舒利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