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曾听过“皮肤黑的人不用擦防晒霜”这样的说法,但其实无论任何年龄、性别或种族,平时除了可通过撑阳伞、戴帽子等方式来达到防晒效果外,也建议使用防晒霜进一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对此,澳洲癌症委员会也证实防晒霜能避免皮肤癌,本文将列出使用防晒霜的安全原则,以及人们常会有的3大疑问。
【防晒霜有2种:SPF至少要有30】
想要正确防晒,首先得选对防晒霜,一般将其分为物理与化学性2种。前者就像保护膜,能使照射在皮肤上的阳光被折射,降低晒伤几率,适合敏感性肌肤人群使用;后者可理解成吸收太阳光的「海绵」,包含二苯甲酮、水杨酸辛酯、奥克立林、甲氧基肉桂酸辛酯、阿伏苯宗等活性成分。
防晒霜除了应具备抵御UVA和UVB的能力,以保护皮肤,其SPF也须至少达30,且要有防水效果,才可称得上是一款优秀的防晒霜。不过,SPF规格越高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如果因此误以为在艳阳下活动很安全,回过神时,皮肤可能早已晒伤。
此外,为迎合消费者的便利性,有些防晒霜会加入防蚊虫或保湿等配方,但美国皮肤病学会建议,大家购买防晒霜时,最好还是选择仅具防晒功能的种类,有其他需求再选择使用相对应的产品,因为防晒霜可大量地使用,但防蚊液却要谨慎少量使用。
【含维生素A的防晒霜要避开!擦35毫升才能有效防晒】
另外,根据美国环境工作组织的资料,防晒霜成分中应避免含有维生素A的成分,避免选购成分标示有视黄醇或棕榈酸视黄酯的商品。至于含二苯甲酮的商品,也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它能穿透皮肤,干扰身体内分泌系统。
建议购买含有氧化锌、阿伏苯宗等成分的防晒霜,以保护肌肤不受UVA辐射伤害。
其实,我们每天都需要擦防晒霜,因为太阳无时无刻都在放出有害紫外线,即使在阴天,仍有80%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皮肤,加上水、沙和雪都会反射阳光,因此防晒绝对是必要的。以一般成人而言,擦1次防晒霜大约要35毫升的量才够,记得所有衣物未遮挡的部位都应该擦上防晒霜。若不想浪费过多防晒霜,建议选择长袖长裤,增加衣物来遮挡阳光。此外,由于不能在眼睛涂抹防晒霜,建议配戴太阳眼镜,避免眼睛受伤。
【防晒多久补一次?3大常见的防晒疑问】
出门擦防晒霜需要注意有效时间,若在阳光下超过2小时,请记得再擦1次,因为在活动时会出现排汗或衣物摩擦的情况,使得防晒霜的化学成分逐渐降解、失效。以下举出3点常见防晒疑问,提醒大家勿轻信,有任何疑虑可以向医生咨询了解:
- 1.防晒霜不能每天用:基本上,能在架上贩售的防晒霜大多都经过层层安全把关才出售给消费者,所以每天使用防晒霜并不会有什么问题,若经常身处紫外线很强的环境,反而多使用才安全。
- 2.防晒霜会干扰维生素D摄取:事实上,我们不需要刻意去晒太阳来获取身体一日所需的维生素D,根据澳洲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研究,防晒霜的使用与否和维生素D摄取量没有太大的关系。
- 3.中年防晒效果低:根据澳洲昆士兰大学行为科学的资料,做好防晒工作可以避免鳞状细胞癌,这类皮肤病变由长期暴晒引发,做好防晒还能减慢皮肤老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