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帕金森和肠道的关系大吗

孔朝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帕金森病是全球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最常见神经退化性疾病,约占65岁以上人口的1-2%,且盛行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长年以来,医学界积极投入相关研究,想找出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近年有学者发现,帕金森病与肠道健康有关,因为肠道拥有丰富的神经细胞与微生物(肠道菌群),这些微生物可能通过「肠-脑轴」的沟通路径,对大脑造成影响;研究指出,特定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对于脑部退化的改善可能有所关联。

【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解析】

帕金森病主要与大脑中的黑质组织有关。黑质在大脑脚底与中脑被盖之间,拥有约二十万个多巴胺神经细胞,因为这些神经细胞含有黑色色素,在裸视下所在区域呈现灰黑色,故称黑质。

黑质负责分泌多巴胺,控制身体的运动协调,若黑质中的退化神经细胞只有少数,不会导致任何症状,但若退化程度超过50%,便会产生轻微症状,例如肢体颤抖、僵直及动作缓慢等。

帕金森病患者主要因黑质中的多巴胺神经细胞凋亡所致,而凋亡原因目前被认为与一种称为α-突触核蛋白的蛋白质有关。α-突触核蛋白是人体的原生物质,广泛存于身体各处的神经系统,但在帕金森病患者身上,这种蛋白质出于不明原因,会不正常折叠与堆积,在脑中形成称为路易体的黏性团块,对黑质中的神经细胞造成损害。

【帕金森病与肠道健康的关联:肠-脑轴】

肠道拥有的神经细胞数超过1亿个,数量仅次于大脑,可谓“第二大脑”,而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也就是肠道菌群,可通过迷走神经,对大脑造成影响,这个沟通路径称为「肠-脑轴」,是近年相当热门的研究主题。

研究回顾指出,肠道菌群不仅参与人体代谢与免疫系统的运作,在神经方面,对于大脑维持多巴胺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同时,肠道菌群内在的酶活性有助于促进多巴胺合成及其代谢物的分解。

近年研究更进一步发现帕金森病与肠道健康有关。一项研究指出,排便频率会影响帕金森病的罹患风险,相比于每天正常排便1次的男性,每天排便少于1次的男性,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2.7倍;另一项研究则显示,相对于一般人,帕金森病患者体内肠道菌群的种类不同,组成比例也有显著差异,显示出肠道菌群失衡与帕金森病有关。

通过诸多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不仅会影响神经发育、动作调节,并导致神经系统疾病,还可能影响帕金森病的症状。

【研究:精神益生菌与帕金森病的关联性】

鉴于肠道菌群对帕金森病的影响,医学界开始探讨精神益生菌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联性。精神益生菌是指经筛选、具有特殊功效、能通过肠-脑轴作用的益生菌菌株;其中,PS128即是一种由植物乳杆菌中筛选出来的特殊菌株,由一个研究团队研发。

目前该研究团队使用PS128益生菌针对帕金森病进行4项相关研究,在3项动物实验中,他们发现患有帕金森病的小鼠,在给予PS128益生菌后,体内多巴胺水平提高,神经细胞损伤也减少了,并改善运动缺陷的问题;而在人体实验中,他们则发现帕金森病患者,在服用PS128益生菌后,运动不协调的相关症状减少了,且能辅助帕金森药物药效的发挥。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PS128益生菌可能通过肠-脑轴的连结,改善与帕金森病有关的症状与病理变化。虽然益生菌对帕金森病的疗效仍待更多研究证实,但不可否认的是,肠道健康与大脑有紧密关联,而且可能影响诸如帕金森病等大脑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在咨询医生及专家意见后,可配合使用益生菌、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帮助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与身体健康。

2025-04-2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