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即将来临,又到了吃粽子的时节。很多人喜欢吃粽子,但在吃的时候,又担心吃太多会导致体重迅速上升。那么,粽子的热量究竟有多少呢?南方和北方的粽子热量一样高吗?一天可以吃几个粽子?怎样吃才不会长胖呢?下面为您一一解答。
【肉粽热量大不同,粽子热量公开!】
粽子的热量因制作方法、口味和配料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以最常见的北部粽和南部粽为例,每个热量大约在450~600卡,这相当于2碗白饭的热量。
1、咸粽热量:
- a、北部粽:500~600卡
- b、南部粽:450~500卡
- c、广式裹蒸粽:1000~1500卡
- d、客家粿粽:200~300卡
- e、素粽子:400~500卡
2、甜粽热量:
- a、碱粽:140卡
- b、豆沙粽:280~300卡
【粽子热量为什么这么高?配料解密!】
咸粽常见的馅料有糯米、咸蛋黄、猪肉、花生、栗子、香菇等,其中糯米是主要的热量来源,每100克糯米热量约280卡,其次是猪肉与花生粒。
1、糯米:每100克280卡
2、猪肉(瘦肉):110~140卡
3、花生粒:60~80卡
4、咸蛋黄:50~60卡
5、栗子:20卡
6、香菇:15卡
注:各馅料的实际热量会因份量不同而有所差异,上述热量仅供参考。
【南部粽、北部粽差异:作法影响热量】
咸粽的热量差异,主要源于制作方法、份量以及馅料的多少。其中北部粽会将馅料与糯米加油拌炒,有点像是把半熟的油饭包在粽叶里蒸熟,所以热量较高;南部粽则是直接用生米包裹馅料,通过水煮或蒸熟的方式制作,因此热量较低。
而广式裹蒸粽有“粽王”的美称,份量很大,一个相当于2到3个普通咸粽,而且馅料丰富,除了基本馅料外,还会添加烧鸭、鸡肉、腊肠、虾米及干贝等其他肉类与海鲜,所以热量是一般咸粽的2到3倍。客家粽因为体积小,热量也相对较少;素粽子虽然没有肉,但会添加花生、大豆蛋白及调味油,所以热量仅比一般咸粽略低一些。
在甜粽方面,由于份量小、油脂含量低,热量也不高,但要注意糖分的摄取量,尤其是豆沙粽,一个大约含有35克的糖,已经超过了单日糖分最大摄取量50克的一半。
【粽子热量高怎么吃才不胖?】
- 1、选热量较低的粽子:在咸粽中,南部粽、客家粿粽或素粽子的热量较低。如果不挑食,可以选择吃这些粽子。
- 2、以咸粽当正餐,取代淀粉类主食:1个咸粽的热量与2碗白饭相当,约450~600卡。如果吃了粽子,可以将其作为一餐的主食,替代原本的饭、面等淀粉类食物。
- 3、咸粽一次最多吃一个:一次吃2个咸粽,相当于摄取了4碗饭的热量。而且粽子属于高GI值(升糖指数)、高淀粉类食物,容易使人发胖,对身体的负担也较大。
- 4、搭配蔬菜与低脂的高蛋白食物:粽子中蔬菜量少、纤维少,且油脂含量高。食用时,建议多搭配烫青菜、青菜汤,并适量食用鸡蛋、鸡肉及海鲜等低脂的优质蛋白质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