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红肉,白肉的差异及营养价值是什么

程梦婕 营养科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肉类主要分为红肉和白肉两种。那么,究竟什么是红肉?红肉与白肉有何差异?吃红肉真的容易致癌吗?下面为您一一揭晓。

【红肉是什么?鸭肉、猪肉是红肉吗?】

红肉与白肉是以肌肉中肌红蛋白含量为主要标准,可以通过烹调前的色泽来辅助区分,主要分为以下2类:

  • 1.红肉:一般是4只脚的家畜动物及部分禽类。

●牛肉。

●羊肉。

●猪肉(大部分部位)。

●鸭肉。

  • 2.白肉:主要为家禽(部分部位)及海鲜类。

●鸡肉(鸡胸、鸡翅等)。

●鱼肉、贝类(鲑鱼等含色素鱼类除外)、虾。

红肉的肉色偏红是因为肌红蛋白含量较高,肌红蛋白也叫肌红素,它是肌肉中储存并运送氧气的蛋白质。

以上是红肉及白肉的简单区分,但细分起来仍有一些特例,比较常见的是鲑鱼肉、鲔鱼肉和鸡腿肉:

●鲑鱼:鲑鱼肉外观虽是红色,但色泽主要是因虾青素,部分品种含肌红蛋白较高。

●鲔鱼:鲔鱼(金枪鱼)虽是鱼肉,实际上却是红肉。

●鸡腿:鸡肉并非所有部位都属于白肉,例如鸡腿因为活动量较大,肌红蛋白含量较高,所以属于红肉。

【红肉、白肉营养价值不同,适合不同人群】

红肉、白肉所含的营养也有所不同,红肉含有更多矿物质,白肉蕴含优质蛋白质,适合不同人群食用。

  • 1.红肉:富含较多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如铁、锌、硒、维生素B12和B6、烟酸(维生素B3),有助于造血,建议孕妇、贫血者适量食用。
  • 2.白肉:热量较低,且含有更多优质蛋白质,如果想要减肥、健身并控制体重,可以将白肉作为蛋白质来源,但部分深海鱼需注意重金属含量。

【红肉有致癌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红肉在超过150-200℃的高温烹调时,比如烧烤或油煎,可能会产生胺类致癌物,因此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将红肉列为“2A级致癌物”(“2A级”致癌物是指对人体可能有致癌性)。此外,红肉的饱和脂肪含量也比较高,如果摄取过多,可能会使胆固醇上升,导致血管阻塞,增加罹患血栓、冠状动脉硬化及心脏病的风险。

不过,近年来部分研究显示,无论是食用白肉还是红肉,对人体胆固醇的影响并无差异;另外,也有少数研究表明加工肉品、红肉与癌症并无直接关系。无论是红肉还是白肉,最健康的饮食方式还是均衡饮食,多吃蔬果。除了从肉类摄取蛋白质之外,也可以多吃对人体负担较小的植物蛋白,比如豆类或坚果。

【红肉、白肉1:1原则,搭配蔬食维持健康饮食】

想要吃得健康,不需要刻意不吃某种肉品,建议尝试1:1红白相间的原则:一周中,2天吃猪、牛、羊等红肉,2天吃鸡、鸭等白肉,2天吃海鲜贝类,1天吃素食,而每天的肉类摄取量大约为180-240克。

如果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肉品时建议选择饱和脂肪较少的部位,比如猪肉选择瘦肉,鸡肉去除饱和脂肪较高的鸡皮等;另外,烹饪时也应避免使用超过150℃的油煎、烧烤等方式,以免蛋白质变质,产生致癌物。

2025-04-14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