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蔬菜水煮还是生吃?哪些营养高

程梦婕 营养科 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传统的白灼青菜,是大家最为熟悉的蔬菜烹饪方式。不过,随着人们饮食逐渐西化,生菜沙拉也已成为常见的食物。无论你喜欢哪种,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蔬菜究竟是生吃好,还是煮熟好?有人说水煮会破坏蔬菜的营养,真是这样吗?下面将分析青菜生吃和水煮后的营养差异,以及哪些蔬菜适合生吃,哪些适合煮熟,教你如何吃才能获取更高的营养价值。

【蔬菜水煮加速维生素与酵素流失】

有些维生素在烹煮过程中很容易被破坏,特别是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在各种蔬菜的烹饪方式中,水煮是最容易导致营养流失的一种,大约会流失50%-60%的营养。因此,如果想保留更多的营养素,选择蒸、烤或拌炒的方式会比水煮更好。而且,加热或烹调的时间越长,蔬菜营养流失得就越多。其他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虽然在烹煮过程中流失的量相对较少,但同样会有损失,只有维生素D、E和K(脂溶性维生素)不太容易受到烹煮的影响。

此外,青菜中含有的酵素(酶)有助于消化,但食物中的酵素对温度非常敏感,容易被高温破坏,只要温度达到约47°C,蔬菜内的酵素就会被破坏殆尽。所以,有些人认为蔬菜生吃和低温烹调才是最佳的饮食方式。

【豆荚类经水煮过后更好消化】

与单吃生菜相比,经过不同方式烹饪的食物,能展现出不同的风味。而且,相较于生食,煮熟的食物更容易咀嚼和消化,有时能获取的营养可能更高。如果吃生食时消化不良,那么营养也很难被完全吸收。例如,经过水煮的谷物或豆荚类食物,不仅更容易消化,还能降低其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抗营养因子是植物产生的一种物质,会阻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而水煮可以破坏它,提高食物的营养吸收率。

【蔬菜水煮可增加抗氧化物】

研究表明,有些蔬菜煮熟后,所含的抗氧化物含量会增加。不同的抗氧化物对人体有不同的益处,比如富含β-胡萝卜素的胡萝卜,不仅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还能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绿色蔬菜中含量丰富的叶黄素,有助于减轻蓝光对眼睛的伤害,预防黄斑病变;富含番茄红素的西红柿,水煮后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助于降低心脏病的风险。此外,烹煮食物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杀菌,可以避免因吃生食而引发的食物中毒或腹泻等疾病。尤其是在卫生条件不佳的地方,建议蔬果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同时要确保食物没有腐坏。菠菜、莴苣和西红柿等蔬果,比较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4种蔬菜适合生吃,营养更加分】

  • 1、花椰菜:与煮熟的花椰菜相比,生吃能摄取到比煮熟时多3倍以上的萝卜硫素,这是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物质。
  • 2、甘蓝(卷心菜):黑芥子酶是甘蓝(卷心菜)中一种具有防癌作用的酵素,容易被高温破坏。所以,烹饪甘蓝(卷心菜)时,应尽量缩短烹调时间,以保留更多的酵素,相较其他烹饪方式,生吃更能留存这类酵素。
  • 3、洋葱:生洋葱可以抑制血小板的不正常凝结,有预防心脏病的作用,但煮熟后这种功效就会丧失。
  • 4、大蒜:生大蒜富含硫化物,具有抗癌特性,但煮熟后,这些硫化物就会被破坏。

【6种蔬菜适合水煮后再吃】

  • 1、芦笋:要想摄取芦笋的营养,需要先破坏其较厚的细胞壁。水煮后的芦笋,人体更容易吸收其中的维生素A、C、E和叶酸等营养素。
  • 2、红椒:虽然生吃红椒能摄取较多的维生素C,但如果想摄取更多的胡萝卜素和阿魏酸等抗氧化物,选择拌炒或烧烤加热的方式会更好。由于水煮时这类抗氧化物质提升不明显,相较之下,更推荐采用加热炒制等方法,而水煮时要严格控制时间。
  • 3、蘑菇:无论是水煮还是其他烹调方式,蘑菇经过加热后,钾的含量会增加。
  • 4、西红柿:西红柿水煮后,番茄红素含量会增加60%以上,但维生素C的含量会降低约29%。

  • 5、红萝卜:水煮红萝卜会导致部分β-胡萝卜素流失,但吸收率会提高。而且胡萝卜中含有脂溶性的维生素A,因此也可以加油和肉一起炒,美味健康。
  • 6、豆荚类:豌豆等豆荚类蔬菜,生的时候含有凝集素,这是一种对身体有害的毒素,经过浸泡和水煮后可以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水煮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营养素流失,但像叶酸等部分营养物质,水煮后会“渗入”汤中而不是消失。因此,如果想增加营养素的摄取量,可以适量喝一些菜汤。总之,哪些蔬菜生吃或煮熟更健康,要根据不同的蔬菜来决定。除了考虑营养价值外,有些蔬菜煮熟后味道更好,这种情况下建议缩短加热时间,避免营养过度流失。另外,生食并非适合所有人,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重要的健康原则还是保持均衡饮食。

2025-04-03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