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消化不良的症状与治疗

陈芬荣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咨询

当你正在大快朵颐多汁美味的汉堡,和炸得酥脆的金黄色薯条时,觉得腹部有种灼热的感觉,当心可能是消化不良。要治疗消化不良,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察觉不适,并调整作息、饮食和治疗。

一、什么是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指上腹部或胸骨下方有灼热感,有些人可能会偶尔或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有时这种疼痛会伴随着位于胸骨后方的灼热感,消化不良往往是其他疾病的征兆,例如胃食管反流、溃疡或胆囊疾病。

另外,消化不良与胃灼热并不同,胃灼热通常会引起恶心和腹胀。严重的消化不良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的永久问题,比如食管,或是位于胃和食管交界处上的鳞状上皮细胞病变(Barrett食管),而消化不良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层,以下是消化不良的好发人群:

  • a、大量饮酒。
  • b、服用容易刺激胃部的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物。
  • c、消化道疾病,例如溃疡。
  • d、情绪焦虑或忧郁。

二、消化不良的症状有哪些?

消化不良的症状可能在用餐时或餐后出现,压力也是造成消化不良更严重的原因,若你有消化不良的现象,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 a、感觉肚子很饱
  • b、不适
  • c、打嗝
  • d、打嗝时食物或液体逆流到食管内
  • e、腹胀(较少见)
  • f、恶心、呕吐(较少见)

有些疗法或药物可以帮助缓解消化不良,但因为消化不良也可能是其他严重疾病的征兆,所以如果符合以下情形,务必就医检查和治疗:

  • a、年龄55岁以上者
  • b、不明原因体重大幅增加
  • c、吞咽困难
  • d、经常呕吐
  • e、患有缺铁性贫血
  • f、感觉腹部有肿块
  • g、呕血或血便

三、消化不良的原因

正常状态下,胃会分泌胃酸来消化食物,但是有时候胃酸会损伤肠壁,引起疼痛不适,消化不良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或恶化。消化不良最常见的原因是吃太多、太快,吃了太多高脂肪食物或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下用餐,过量饮酒和吸烟也会引起消化不良,压力与疲倦则会使消化不良恶化。如果体重超重,也可能因为腹腔内压力增加而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有些疾病与胃酸逆流到食管,或食管括约肌无法抑止胃酸逆流到食管有关,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的健康因素如下:

  • a、胃溃疡
  • b、胃食管反流
  • c、胃癌
  • d、胃轻瘫,俗称胃下垂,指食物在胃中停留过久,造成不适的一种疾病,好发于糖尿病患者。
  • e、胃炎
  • f、肠躁症
  • g、慢性胰腺炎
  • h、甲状腺疾病
  • i、怀孕

有些药物的成分会引起消化不良,例如硝酸盐,含有硝酸盐的药物会扩大血管,也可能使食管扩张而导致胃酸逆流。

若存在胃肠方面的问题,不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例如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因为会影响你的消化道,造成消化不良,而16岁以下也不可服用阿司匹林。其它应避免服用,以防消化不良的药物有:

  • a、阿司匹林或其他止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
  • b、某些抗生素
  • c、雌激素和口服避孕药
  • d、类固醇药物
  • e、甲状腺药物

四、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

通常消化不良会在数小时后自动消失,不过有时症状可能反而恶化,这时就需要就医,另外平时也要避免容易引发消化不良的食物或动作。要治疗消化不良,不妨参考下列的方法:

  • a、不要张嘴咀嚼东西、一边吃东西一边说话或吃太快,这些都会使你吞下过多气体导致消化不良
  • b、饭后喝饮料比一边吃饭一边喝饮料好
  • c、避免吃宵夜
  • d、避免吃辛辣的食
  • e、戒烟
  • f、避免喝酒精饮料

如果经过调整习惯,但消化不良的症状仍无改善,去看医生时,医生可能会开立一些药物来缓解你的症状,因为消化不良与其说是疾病,不如说只是一种症状,治疗方式不外乎与上述容易导致消化不良的因素有关。

五、4招助缓解消化不良

若你是因为其他疾病而并发消化不良,你可能必须多了解这个疾病并积极治疗,如此才能确实降低发生消化不良的风险。通常调整生活习惯就能改善消化不良的现象,以下四招帮助舒缓消化不良:

  • 1、维持理想体重:

肥胖容易使胃酸反流到食管,通过规律运动及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帮助保持理想体重、降低消化不良的发生。

  • 2、少吃刺激性食物:

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或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例如咖啡、茶或可乐来避免消化不良。

  • 3、戒烟戒酒:

香烟和酒精中所含的化学物质,也会放松食管的肌肉,引起胃酸反流。

  • 4、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前三至四个小时不要吃东西,因为当你躺下时,食管会比较放松,睡前吃东西会让胃分泌胃酸,而增加胃酸反流的风险。建议多加几个枕头来垫高头部或肩膀,可以避免在睡着时让胃酸反流到消化道。

2025-03-20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