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脖子、眼周和脸上经常会长出小肉粒,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小肉粒通常会越来越多。有人说小肉粒是粟丘疹或汗管瘤,也有人说是皮肤组织增生。究竟小肉粒是什么?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使用护肤品或药膏能否消除小肉粒?下面为您一一解答。
【小肉粒是什么?小肉粒7大种类】
小肉粒指的是皮肤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突出物,也被称为皮肤赘生物。它可能是汗管瘤、粟丘疹,也可能是皮脂腺增生,具体取决于形成原因。
小肉粒通常长在脸部、眼周、脖子、腋下以及胯下等皮肤皱褶易摩擦的部位,常见的种类包括:
- 1.汗管瘤:由汗管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呈肉色米粒大小的颗粒,常见于眼周,好发于女性。
- 2.粟丘疹:因皮肤毛囊发育异常以及衍生的角质异常堆积所致,外观类似白色粉刺,常见于脸部。
- 3.老年斑:医学名称为脂溢性角化病,常出现在中老年时期。其外形扁平,颜色为棕褐色,且会随着时间加深。
- 4.病毒疣:俗称“瘊子”,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依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寻常疣、跖疣及扁平疣这3种。
- 5.皮脂腺增生:由皮脂腺过度增生形成,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脸部,外形是黄白色或肉色的颗粒,有时中心会稍有凹陷。
- 6.息肉:因结缔组织增生形成,是肉色的明显突起物,中心有纤维血管组织。
- 7.黑色丘疹性皮肤病:从青少年时期就可能出现,好发于脸部与颈部,外形为圆形、肤色或棕色的小丘疹。
【脂肪粒也是小肉粒的一种吗?】
“脂肪粒”是一个俗称,在医学上一般是指粟丘疹。脸部不会因为使用过于滋润或营养的护肤品而长出颗粒。皮肤组织异常增生有多种原因,需要医生诊断才能确定。不要轻信广告推销,尝试用护肤品或来源不明的药膏来消除小肉粒。
【脖子、脸上长小肉粒的原因】
小肉粒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常被归结为“体质”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
- a、年龄增长。
- b、长期日晒。
- c、激素水平失调。
- d、皮肤摩擦或外力刺激。
- e、病毒感染。
- f、肥胖。
- g、怀孕。
- h、患有糖尿病。
【怎么消除小肉粒?小肉粒的治疗方法】
人体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3层。前面提到的皮肤组织异常增生都发生在真皮层。因此,一般作用于表皮层或浅层真皮层的护肤品或药膏,难以消除小肉粒。
消除小肉粒通常需要采用破坏性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 a、激光治疗。
- b、电灼治疗。
- c、微波治疗。
- d、冷冻治疗。
在采用激光与电灼治疗前,通常会外用麻醉药物,不必担心会过于疼痛。如果想去除身上的小肉粒,建议先到皮肤科就诊,让医生诊断,根据小肉粒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要擅自用剪刀或外力移除,以免导致感染,或者因未彻底去除病灶根部,导致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