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大多选择外出吃饭,长期处于偏食、营养不均衡的状态,埋下了不少致病因素,尤其是在与骨骼密切相关的钙质方面。而且,多数人误以为只有中年或老年人才需要注重钙质的摄取。实际上,根据调查结果,6岁以下幼儿的钙摄取不足率约为6成,13至18岁的初中及高中生,其钙摄取基本未达到建议量,其他年龄层钙摄取量低下的比例更高达9成以上!
由此可见,国人严重缺钙的现象已经遍布各个年龄层。当意外发生或随着年龄增长,患骨质疏松症、骨折等病症的风险也会大幅上升!那么,缺钙会有哪些症状呢?吃什么食物才能补充钙质呢?下面将为您介绍缺钙导致的症状、原因,以及如何从饮食和日常生活中养成随时补钙的好习惯。
【出现这些症状代表你缺钙了!】
钙质是牙齿与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调节心跳、肌肉收缩、神经运动不可或缺的元素。缺钙会影响全身的器官,当体内钙质不足时,会导致以下症状:
- a、心悸。
- b、抽筋。
- c、胸闷。
- d、腰酸背痛。
- e、失眠。
- f、晕眩。
- g、易怒。
- h、记性差。
- i、反应变慢。
- j、骨质疏松。
【为什么会缺钙?】
现代人的饮食常常大鱼大肉,容易使身体机能产生拮抗作用,导致胃肠吸收钙离子的速度降低。此外,以下这些原因也会引发缺钙:
- 1、摄取过量咖啡因: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摄取过多会使大量水分从体内排出,同时也容易导致镁、钙流失。
- 2、摄取过多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可能会加快钙质排出的速度。此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含有较多的磷,过量的磷会干扰身体对钙质的吸收。
- 3、年纪: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吸收钙质的速率会逐渐降低。
- 4、缺乏维生素D:适量的维生素D有助于小肠吸收钙质,若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骨骼钙化不足,进而引发骨质疏松问题。
【补钙就该吃这些】
若本身存在缺钙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下食物来补充钙质,远离骨质疏松:
- 1、鲜奶、乳制品:含有较多的天然钙质,鲜奶中的活性营养成分有助于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 2、酸奶: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人来说,可以选择酸奶来补充钙质。而且酸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群,其中所含的乳酸钙还能促进体内钙质的吸收。
- 3、深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K,这是将钙质转化为骨头的重要元素,比如菠菜、小松菜。但需要注意的是,菠菜的草酸含量较高,如果与高钙食物同时食用,会降低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 4、豆类、豆制品:像豆腐、豆浆、豆干等都是很好的补钙来源,全素食者可以选择这些食物来补钙。
【运动、晒太阳可以增加钙质吸收】
除了通过饮食增加钙质外,还可以通过以下2种方法帮助身体吸收钙质:
- 1、多晒太阳:每周至少晒3次太阳,每次大约10分钟。通过晒太阳可以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D,从而促进小肠吸收钙质,维持身体的钙平衡。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暴晒,以免晒伤皮肤。
- 2、多运动:可以进行负重运动,这有助于增加骨质密度、强健肌肉,降低跌倒和骨折的几率。
虽然身体缺乏钙质时需要多补钙,但也要注意不要补充过量。如果身体内的钙质过多,可能会引发高钙血症,导致肾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