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脑卒中)在过去被认为是中老年人需要担心的疾病,然而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期刊在2020年2月发表的报告,10%至15%的中风患者年龄在18至50岁之间。
45岁以下的中风患者原本较为少见,但这一比例已逐年上升到10%。当然,许多年轻的中风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但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影响。不要以为年轻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以下介绍中风的3大饮食危险因素,或许你我都曾在无意识中触碰过这些“雷区”,未来需一起小心预防。
【中风的饮食雷区有3种】
1.低碳饮食吃错了:
年轻男女为追求曼妙身材和明显的肌肉线条,积极健身。很多人为了加速瘦身,采取低碳饮食,即只摄取少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式。
但有些健身者误把“无碳”当作“低碳”,为避免摄入碳水化合物,少吃蔬菜、水果、谷物、豆类,转而摄取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这无形中导致血脂和胆固醇升高,增加了中风的几率。《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也指出,采取低碳饮食更容易患上心房颤动,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患有心房颤动的人,中风风险比一般人高五倍,还更有可能引发心衰。所以,绝对不能为了瘦身而造成营养摄取不均衡,淀粉还是需要适当摄入的。
2.油炸食物吃太多:
国内可以说是美食天堂,夜市文化更是闻名遐迩,其中油炸食品占比很大。然而,食用过多油炸食品会导致血脂和胆固醇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中风。美国的研究显示,炸物食用量越多,中风风险越高!一周吃1至3次炸物的人,比一周吃不到1次炸物的人,患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高出7%。如果每天都吃炸物,患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甚至高达14%!盐酥鸡和薯条等食物虽然诱人,但不能因为年轻就不忌口,一定要有所节制。
3.饮酒过量:
前面聊了美食,现在说说美酒。年轻人和亲友聚餐时,似乎不喝点酒就不尽兴。不过,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一项由中国和英国进行的基因调查指出,即使每天只喝少量酒类饮品,也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剑桥大学医学统计学家表示,即使是适度、轻度饮酒也会提高中风几率,且中风风险与饮酒量成正比,所以如果选择喝酒,就应该控制酒量。因为酒精会伤肝,还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而这三者都会增加中风的几率。这项研究主要针对烈酒和啤酒,而非葡萄酒,所以研究结果的可证实性有限。但我们在畅饮时,确实应该有所警觉,无论多么年轻、有活力,饮酒的习惯都可能会增加中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