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腹部胀气、嗳气的症状,在放屁、便后会有所缓解,多考虑与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消化系统疾病等原因有关。
1.不良饮食习惯
首先,进食过快可能会导致大量空气一起被吞入体内,进入胃肠道后会引起腹部胀气、嗳气的症状。此外,大量食用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也会增加肠道气体,诱发或加重上述症状。而这些气体通常需要通过放屁的方式排出体外,且排便过程中部分气体也会随之排出,因此才使上述症状出现缓解。
2.不良生活方式
其次,长期久坐不动会减缓肠道蠕动,使肠道内的气体和食物残渣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引起腹部胀气和嗳气的症状。另外,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也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出现上述症状。而排气或便后缓解,则是因为过程中排出了积聚在消化道内的气体。
3.消化系统疾病
最后,胃食管反流病会导致胃酸反流,刺激食管下段和胃部,引起嗳气。功能性消化不良会使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引起腹部胀气。此外,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导致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进而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最终出现腹胀、嗳气的症状。排气或便后会缓解上述症状,也主要是因为减少了胃肠道内的气体积聚。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积极完善腹部超声、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等项目,明确导致上述症状可能得消化系统疾病,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