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感染性心内膜炎为什么会动脉栓塞

郝宝顺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咨询

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动脉栓塞,多考虑与赘生物脱落、血管内皮损伤、机体免疫反应等原因有关。

1.赘生物脱落

首先,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程中,致病菌会在受损的心脏瓣膜上形成赘生物。这些赘生物可能会因血流冲击或炎症侵蚀而出现脱落。脱落后的赘生物碎片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动脉血管,最终引发动脉栓塞。

2.血管内皮损伤

其次,感染性心内膜炎引发的炎症反应,常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受损的内皮细胞则会释放促凝物质,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形成,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当这些血栓脱落并进入动脉系统时,则有可能会引发动脉栓塞。

3.机体免疫反应

最后,感染性心内膜炎还会激活免疫系统,从而产生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上,会引发血管的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血栓形成风险。一旦这些血栓出现脱落,就有可能会随血液循环进入全身血管,最终引发动脉栓塞。

此外,赘生物机械性阻塞、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也可能会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形成血栓的风险,进而引发动脉栓塞。因此,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并遵医嘱定期随访复诊,以便于医生及时评估患者的治疗情况。

2025-06-23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